基本信息 | 名称 |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敦煌壁画 |
执教者 | 张 炎 | 课时 | 1课 |
所属教材目录 |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
教材分析 | 说课的内容采用的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九课《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本课内容是美术鉴赏基础知识中中国古代绘画的综合学习,向学生介绍了中国古代绘画中较早的和具有民族性的绘画——敦煌壁画艺术的种类和起源,由学生能“常见的”的艺术作品,走进美术鉴赏知识的学习,是较符合人的认知规律的. |
学情分析 | 授课班级为高一级学生.由于地方教学条件的限制,美术教育认识的不足,美术教学受到忽视.学生的美术基础知识薄弱,学习主动性不高,对本学科的学习目标模糊,偏离的现象普遍存在. 但是,此阶段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渐形成一套认识,分析,判断事物的方法,手段,对富有挑战性的事物有极高的热情.高中阶段的学生在世界观,价值观方面可塑性仍非常大,因此,教师的正确引导对学生的成长,科学的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具有积极的作用.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目标 |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代绘画的壁画做一个初步的了解。 |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代绘画的壁画做一个初步的了解。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力争达到使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的目的。 |
教学重难点 | 重点 |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对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和壁画艺术作品基本的了解和认识。 |
难点 | 提高艺术审美欣赏能力,以欣赏敦煌莫高窟壁画风格和特点,引导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 |
教学策略与 设计说明 | 1.充分发挥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优势,以感性的语言传递给学生美的信息。
2.通过精心设计质疑,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学会分析欣赏作品的方法。
3.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以图片给学生以直观的视觉震撼。
4.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结合中国历史、文化来综合讲解。 |
教学过程 |
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1.5分钟 2.5分钟 3.7分钟 4.10分钟 5.10分钟 6.5分钟 | 诗歌引入 敦煌乐
? ?客从远方来,相随歌且舞。
自有敦煌乐,不减安陵调。 大家都知道敦煌这个地方吧?你怎么知道它的,对通过敦煌的莫高窟,那你知道莫高窟之所以这么有名是因为什么吗? 1.出示敦煌莫高窟外景图 2.展示幻灯,给学生简单介绍一下敦煌的地理位置及历史。 敦煌莫高窟的内容十分丰富,分为: 一、佛像画 二、经变画 三、佛传、本生、因缘、佛教史迹、寓言等故事画 四、供养人画像(稍作解释供养人的由来) 五、山水画 六、装饰图案画 分别展示图片让学生自己归类。 了解了壁画的分类,今天我着重介绍一下敦煌壁画里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鹿王本生图》。 想了解它我们先看一个有关它的故事,进一步的了解它,思考一下它是属于什么类别? 3.播放《九色鹿》的故事视频,让同学们带着问题观看。 4.教师提问:它是属于什么类别?故事的主角是谁? 寓言故事、故事主角是九色鹿。 九色鹿——是释迦摩尼的前世。 5.出示《鹿王本生图》图片,讲解故事的背景。 北魏时期以释迦摩尼佛来讲述的一个故事。并延伸讲授佛教的起源及释迦摩尼的人物由来。 出示问题一、画面中人物形象有什么特点?
学生作答,教师总结。 问题二:画面色彩有什么特点? 学生作答,教师总结。 6.敦煌壁画佛教主题内容,(各类),最近发现的农耕图各类生活的情景, | 问题一: 莫高窟的壁画内容丰富多彩,下面我出示几幅图,大家猜一猜是属于什么类型? 分别展示图片 问题二:画面中人物形象有什么特点?
分组讨论 学生回答 出示答案 问题三:画面色彩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 教师引导出示现代工艺画,启发学生看看色彩运用上是不是相似。 为什么? | 问题一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分辨壁画类型来更好的记住及区分壁画内容。 问题二的设计是为了通过《鹿王本生图》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敦煌壁画的绘画特点。 问题三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学习敦煌壁画的用色及民族和装饰性风格。 |
课堂小结 2分钟 | 学生谈学习感受,讲讲对壁画的人物描绘技法的看法。 教师讲解壁画要传达给人们的道理“善恶报应”。 延伸到古代帝王为什么推崇佛教?巩固政权 |
布置作业 1分钟 | 课下利用网络,来搜集课上没涉及到的内容,下节课和同学们共享。 |
板书设计 | 敦 煌 壁 画 敦煌莫高窟壁画的分类: 一、佛像画 二、经变画 三、佛传、本生、因缘、佛教史迹、寓言等故事画; 四、供养人画像 五、山水画 六、装饰图案画 《鹿王本生图》 |
教学反思 | 1.对于本节课的设计,我基本满意,当然还有许多细节上的不足,需要改进。 2.本节课最精彩的地方,是观看九色鹿视频的部分,学生对视频很兴趣,非常积极的回答教师提出的相关问题。 3.这节课我比较满意,达到了我预期的效果,唯一不足的是可能课程内容知识没有更好的展开,我会更好的改进。 4.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和把知识更好的拓展,加进一些新的类型的壁画,和学生一起学习探讨。 5.课下我了解,学生对这一类型的课还是很感兴趣的,希望多了解一些知识。 |